2019年3月4日 星期一

傳播效果:沉默螺旋理論 Spiral of Silence 2019/3/5

傳播效果:沉默螺旋理論 Spiral of Silence
公告:2019/3/5
  • 德國政治學者諾爾紐曼(Elisabeth Noelle-Neumanm, 1916-2010)1972年提出。
  • 沉默螺旋主要論點如下:
  1. 人害怕孤立,對於立場表態有從眾心理。
  2. 人有「準統計官能」,人們能夠觀察何為優勢意見、何為弱勢意見。主要觀察來源有二:一是人對真實環境的第一手觀察。二是經由大眾傳播媒體提供的資訊來觀察。
  3. 倘若自己的意見與大多數人支持的優勢意見相同時,就會積極參與討論與表態。
  4. 當人們發現自己的意見與主流意見不同,而屬於弱勢意見時,因害伯孤立或環境壓力,便會選擇隱藏自己的意見,保持沉默。
  5. 最後是優勢意見音量日大,弱勢意見音量日小。
  6. 大眾傳媒對受眾的傳播效果大,因大眾傳媒長期重複報導、互相引用累積音量;不同大眾傳媒報導內容的高同質性;沉默螺旋的效果,此三者互相增強,導致社會意見與大眾傳媒立場趨同,。
  7. 在沉默的螺旋旋轉過程中無視孤立的威脅的人,被稱為中堅分子。他們是一群願意為自己的公開言論付出代價的人,這些特立獨行的人通常與主流意見有所衝突。當某個意見被多數人贊成成為常識的時候,中堅分子成為最願意公開發表意見的人,可能會導致沉默的螺旋的倒轉。

  • 資料來源:
  1. 梁美珊 , 莊迪澎編著,圖解傳播理論,台北:五南,2013。頁130。
  2. 沉默的螺旋,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2%89%E9%BB%98%E7%9A%84%E8%9E%BA%E6%97%8B
  3. 圖片出處:The downward spiral of silence, https://www.researchgate.net/figure/The-downward-spiral-of-silence-based-on-Noelle-Neumann-1991-Griffin-2011_fig2_278021216

本教材供非商業使用,引用請註明出處:開源教材WeLearn,陳述之編著,http://welearnpc.blogspot.com/ 

除另有註明,網站之內容皆採用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 授權條款

傳播效果:涵化理論 Cultivation Theory 2019/3/4

傳播效果:涵化理論 Cultivation Theory
公告:2019/3/4
  • 美國傳播學者葛伯納(George Gerbner, 1919-2005)1960年代提出。主要論點如下:
  1. 電視對真實的描述是選擇性、刻板的,但受眾因長期接觸,導致受眾的思考與看法與電視趨同。
  2. 電視為受眾提供一套隱藏課程(Hidden Curriculum),使得電視支配了受眾的符號與文化環境,影響了對現實的認知與解釋,使得受眾接受並固化電視提供的世界觀及價值觀。
  3. 電視對受眾的影響不是直接的「刺激-反應」,而是潛移默化。
  4. 受眾的看法、期望、態度可能分別受到電視不同程度影響。
資料來源:梁美珊 , 莊迪澎編著,圖解傳播理論,台北:五南,2013。頁128。

本教材供非商業使用,引用請註明出處:開源教材WeLearn,陳述之編著,http://welearnpc.blogspot.com/ 

除另有註明,網站之內容皆採用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 授權條款

2019年3月3日 星期日

傳播效果:文化指標 Cultural Indicators 2019/3/3

傳播效果:文化指標 Cultural Indicators
公告:2019/3/3
  • 美國傳播學者葛伯納(George Gerbner, 1919-2005)1960年代提出。
  • 葛伯納為理解電視高收視者對社會真實的理解與電視低收視者的理解有何差異而進行本研究。
  • 本研究分析以下三個問題。
  1. 制度性過程分析:探討電視製播新聞、節目的決策機制。
  2. 訊息系統分析:分析電視節目的內容,探討特色與趨勢。
  3. 涵化分析:探討電視受眾對社會真實的理解為何。
      • 研究結果
      1. 冷酷世界症候群(Mean World Syndrome):常看電視的人把世界看成是危險暴力的,導致自己失去安全感,對暴力受害者失去同情心。
      2. 主流傾向效果(Mainstreaming):常看電視者對社會的看法與電視節目對社會的看法趨同。
      3. 共鳴效果(Resonance):電視情境與個人主觀理解的現實相同時會引起共鳴,並強化個人的理解。
      資料來源:梁美珊 , 莊迪澎編著,圖解傳播理論,台北:五南,2013。頁126。

      本教材供非商業使用,引用請註明出處:開源教材WeLearn,陳述之編著,http://welearnpc.blogspot.com/ 

      除另有註明,網站之內容皆採用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 授權條款

      2019年3月1日 星期五

      傳播效果:電視的暴力效果 The Effect Of Television Violence 2019/3/2

      傳播效果:電視的暴力效果 The Effect Of Television Violence
      公告:2019/3/2
      • 美國傳播學界探討電視節目的暴力內容與受眾暴力行為關係主要論點包括下以類型。
      1. 宣洩假設(Catharsis Hypothesis):費希巴(Seymour Feshbach)等提出,暴力節目可以宣洩對生活的不滿,有助紓解暴力行為。
      2. 模仿假設(Imitation Hypothesis):班都雅及沃特斯(Albert Bandura & Richard Walters)等人提出,認為人們不會主動運用暴力節目的暴力手段,但如遇到類似節目的情境,會用在暴力節目習得的暴力手段來應對,因此暴力節目會增加暴力行為的可能性。
      3. 刺激假設(Stimulation Hypothesis):柏寇維茲(Leonard Berkowitz)等人提出,暴力節目提供人面對暴力、侵略的刺激感,此一刺激感是否會增加暴力行為,取決於受眾是否會因暴力節目引發侵略性。
      4. 失控假設(Disinhibition Hypothesis):克萊伯(Joseph Klapper)等人提出,認為暴力節目是否增加暴力行為取決於受眾個人的個人特質、價值觀、社會角色、文化規範、他人影響。
      資料來源:梁美珊 , 莊迪澎編著,圖解傳播理論,台北:五南,2013。頁122。

      本教材供非商業使用,引用請註明出處:開源教材WeLearn,陳述之編著,http://welearnpc.blogspot.com/ 

      除另有註明,網站之內容皆採用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 授權條款

      傳播效果:電視暴力 Television Violence 2019/3/1

      傳播效果:電視暴力 Television Violence
      公告:2019/3/1
      • 美國傳播學者葛伯納(George Gerbner, 1919-2005)1970年提出。其研究是緣於1960年代美國社會動盪不安,美國成立暴力起因與防治委員會尋求對策,葛伯納的電視暴力研究即屬其中一項專案計畫。
      • 他的研究指出在電視戲劇節目的暴力內容有如下特點。
      1. 暴力普遍存在,80%的節目存在暴力情節,50%的角色使用暴力,60%是暴力受害者。
      2. 節目中的年長者較常是受害者,年輕者較常是加害者。下層階級及非白人使用暴力及遭到暴力傷害的比率高於中上階層及白人。
      3. 暴力是追求權位名利的手段,多用在陌生人之間的爭權奪利。
      4. 好人主動使用暴力的次數並不低於壞人,但對他人造成的傷害較輕,對自己的傷害較大。壞人使用暴力後,不會立即遭到報應,但最後都會遭到惡報。
      資料來源:梁美珊 , 莊迪澎編著,圖解傳播理論,台北:五南,2013。頁124。

      本教材供非商業使用,引用請註明出處:開源教材WeLearn,陳述之編著,http://welearnpc.blogspot.com/ 

      除另有註明,網站之內容皆採用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 授權條款